(一)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一年中,思政实践教学研究中心组织了两次全校范围内的大型思政实践活动,第一次活动为2023年9月至12月的领航计划之“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本科)与“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专科)展示活动。2024年3月,我校报送的作品《赓续红色血脉,点亮梦想之光》获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之“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本科组·三等奖”。

第二次大型实践活动于2024年4月至6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其主题为“弘扬五四精神 ·争做复兴栋梁”微视频展示大赛,分演讲朗诵类和情景剧表演类两个类别展开。为宣传本次活动成果,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思政部于2024年5月31日下午在图书馆西区文华大讲堂举办了微视频展示实践活动,400余学生参加并观看了视频展播,现场反响热烈,活动效果良好。
(二)教师提升形式多样
1.暑期研修提升能力
2024年7月底至8月初,思政部组织教师赴西北师范大学参与了为期一周的思政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暑期实践学习,学员们穿越河西走廊,参观考察了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治沙林场等场所,用实际行动丈量祖国的山河,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锤炼党性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
2.主题党日创新活动
2024年3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党总支赴三晋家教家风馆(晋中)、晋中战役榆次战场史料展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在活动中与场馆负责人探讨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意向与思路。

3.暑期三下乡参与实践
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上好校园课堂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绽放青春之花,思政部教师于2024年暑假参与了团委和二级学院共同开展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实现了思政教育课堂到社会的延伸。其中,昝西娟、徐莉参与的活动被山西日报报道。



(三)基地结对顺利推进
思政部积极推动部门合作,与校内5个二级学院共建校内“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古建筑产业学院等校内场馆资源,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与此同时,思政部积极对接山西境内红色教育基地,与百团大战纪念馆(碑)、武乡县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纪念馆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大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下一步将从组织有实效的实践研学活动、开发有特色的思政课教学资源、聘请有情怀的“大思政课”教师、开展有组织的高水平教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把思政实践教学落地落实。
(四)校地合作成效鲜明
2024年6月,思政部与榆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晋中市红色传承文化交流中心、花园路小学、羊毫街小学、榆次三中、榆次九中在位于榆次老城的瑞隆裕·同心书屋举行了以“红色传承领航梦想”为主题的优秀文化讲堂互动,接受了榆次区关工委的聘书并进行了工科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本次活动对于我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思政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校地合作,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校际交流日益增多
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西)建设成员单位,思政部积极参加了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的山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暨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体备课会并进行教学展示,与山西交通技师学院、山西城乡建设学校召开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暨中高本思政课贯通首次研讨会,与来访的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就文化品牌与思政教育工作室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参与了山西省职业教育德育与思政教育教学委员会2024年会。有效推进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六)课题项目助力发展
目前,品牌参与人员承担着校级课题两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一般项目一项、山西省2023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立项项目一项,均处于在研状态。2024年申报教育厅项目一项:“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场馆与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研究——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例(昝西娟负责,冯玉梓参与)。未来会继续以教促研、以研提质,以项目为支撑,让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助力品牌运行更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