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落实《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实施方案》,亲身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7月21日至27日,山西工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一行16人,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西大学开展实践研修。本次研修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形式,让学员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7月22日上午,实践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广西大学举行。在开班仪式上,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书记吴达慧简要介绍了广西的自然社会风貌、红色文化以及广西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交流了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炳通向承办本次培训班付出辛勤劳动的广西大学的领导、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参加研修的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要求全体教师要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得。
开班仪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健教授作了题为《祖国南疆明珠 绚丽壮美广西——走进“八桂大地上的思政课堂”》的专题讲座。讲座从“烽火南疆、春风化雨、山韵水秀、民族和歌、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六个方面介绍了广西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政策在广西的落实、广西的创新求变与海洋战略。

在现场教学环节,教师们先后参观了青秀山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广西博物馆、昆仑关战役故地、柳州工业博物馆、漓江兴坪段、湘江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在青秀山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亲身体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沉浸式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广西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详实史料,深刻认识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必然性,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昆仑关战役故地,重温历史,感受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在柳州工业博物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探寻柳州工业自主创新的密码,领略科技与创新的力量;在桂林漓江畔,实地观察漓江治理成效,深入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坚定了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的决心;在湘江战役纪念园,聆听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缅怀为理想信念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肩负的时代责任。
此次研修,教师们沉浸式地在山水间感悟初心、在民族间凝聚同心、在红土间传承红心。南宁的蓬勃生机、柳州的工业脉动、桂林的山水诗画,每一处都留下了我们难忘的足迹与思考。今后,教师们将把所观、所思、所想、所悟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撰稿:刘香玲 初审:班雄武 复审:冯玉梓 终审:郝鹏飞)